计算机领域的常用术语大全/计算机行业常用术语汇总

计算机领域的常用术语大全/计算机行业常用术语汇总
以下是计算机领域的常用术语大全,按硬件、软件、网络、编程等核心领域、硬件架构、网络协议、AI 技术、安全攻防等细分领域的进阶概念分类整理,涵盖基础概念与行业常用词汇:

一、硬件术语

1. 核心组件

  •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负责执行指令。
  • G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专为处理图形计算设计,常用于游戏、AI 训练。
  • 主板:连接 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的电路板,是计算机的硬件平台。
  • 内存(RAM):Random Access Memory,临时存储数据的硬件,断电后数据丢失
  • 硬盘(HDD/SSD)
    • HDD:机械硬盘,通过磁盘旋转存储数据,容量大、成本低;
    • SSD:固态硬盘,用闪存存储,速度快、无机械部件。

2. 外部设备

  • 显卡:负责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独立显卡性能强于集成显卡
  • 显示器:输出图像的设备,参数包括分辨率、刷新率、色域等。
  • 键盘 / 鼠标:输入设备,分为机械键盘、光电鼠标等类型。
  • 光驱:读取光盘数据的设备,如 DVD-ROM、蓝光光驱。
  • 声卡 / 网卡:分别处理音频输出和网络连接的硬件。

二、软件术语

1. 系统与应用

  • 操作系统(OS):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如 Windows、macOS、Linux
  • 应用软件:为特定需求设计的软件,如 Office(办公)、Photoshop(图像编辑)。
  • 驱动程序: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软件,确保硬件正常工作(如显卡驱动、打印机驱动)。
  • 固件:嵌入硬件中的软件,用于控制硬件基本功能(如主板 BIOS)。

2. 开发相关

  •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允许不同软件之间交互的接口。
  •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包含开发特定软件的工具、文档和示例代码。
  • IDE(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用于编写、调试代码的软件(如 Visual Studio、PyCharm)。

三、网络与通信

1. 网络架构

  •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为网络设备分配地址(如 IPv4、IPv6)。
  • 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的服务(如百度.com 对应具体 IP)。
  • HTTP/HTTPS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传输;
    • HTTPS:加密的 HTTP,通过 SSL/TLS 协议保障数据安全。
  • 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如家庭宽带路由器)。
  • 防火墙网络安全设备,过滤进出网络的流量,防止恶意攻击。

2. 网络类型

  • 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覆盖范围小(如办公室、家庭网络)。
  • W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覆盖范围广(如互联网)。
  • WiFi / 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分别用于网络连接和短距离设备配对。

四、编程语言与开发

1. 编程语言

  • Python/Java/C++:主流编程语言,Python 用于 AI、数据分析Java 用于企业级开发;C++ 用于系统编程。
  • HTML/CSS/JavaScript:网页开发三剑客,HTML 定义结构,CSS 控制样式,JavaScript 实现交互。
  • 汇编语言:低级语言,直接对应 CPU 指令,用于底层开发。

2. 编程概念

  • 算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如排序算法、搜索算法)。
  • 数据结构:数据的组织形式(如数组、链表、树、图)。
  • 面向对象编程(OOP):以 “对象” 为核心的编程思想,包含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
  • 编译 / 解释
    • 编译型语言(如 C++):代码先编译为机器语言再运行;
    • 解释型语言(如 Python):代码逐行解释执行。

五、数据与存储

1. 数据概念

  • 位(bit)/ 字节(Byte):数据最小单位,1 Byte = 8 bit。
  • 数据库: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分为:
    • 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Oracle):用表格存储数据;
    • 非关系型数据库(如 MongoDB):用文档、键值对存储。
  •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如查询、插入、更新数据)。

2. 存储技术

  • 云存储:通过网络存储数据(如百度网盘、阿里云 OSS)。
  • RAID:磁盘阵列技术,通过多块硬盘组合提高存储性能或可靠性(如 RAID 0、RAID 1)。

六、安全与隐私

  • 病毒 / 恶意软件: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数据的程序(如勒索软件、木马)。
  • 加密:将数据转换为密文,只有授权方能解密(如 AES 加密、RSA 加密)。
  • VPN(虚拟专用网络):通过加密通道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专用连接,保护数据隐私。
  • 漏洞:计算机系统中的缺陷,可能被黑客利用(如缓冲区溢出漏洞)。

七、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

  • AI(人工智能):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
  • 机器学习:AI 的分支,通过数据训练模型实现预测(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
  • 深度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技术,用于复杂任务(如图像生成、自然语言处理)。
  •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用于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去中心化应用(DApp)。
  •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算力),分为 IaaS、PaaS、SaaS 三层。

八、常见缩写与术语

  • 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如 Windows 桌面。
  • CLI(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通过命令行操作(如 Linux 终端)。
  • USB(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设备的接口标准(如 USB 3.0、Type-C)。
  • GPU/TPU:TPU 是谷歌设计的 AI 专用芯片,性能优于传统 GPU。
  • 虚拟机(VM):通过软件模拟的计算机系统,可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 VM(如 VMware)。

九、开发流程与方法论

  • 敏捷开发:迭代式开发方法,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如 Scrum、看板)。
  • DevOps:开发(Dev)与运维(Ops)结合的流程,提高软件交付效率。
  • 版本控制:管理代码变更的系统(如 Git、SVN)。

十、硬件进阶术语

1. 芯片与架构

  • SoC(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将 CPU、GPU、内存控制器等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如手机中的骁龙 8 Gen3)。
  • x86/ARM 架构
    • x86:Intel/AMD 处理器采用的复杂指令集架构(CISC),用于 PC 和服务器;
    • ARM:低功耗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用于手机、嵌入式设备。
  • TDP(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衡量芯片散热需求的参数,影响设备功耗和发热。
  • PCIe(周边组件互连 Express):高速串行总线标准,用于连接显卡、SSD 等设备(如 PCIe 4.0、PCIe 5.0)。

2. 存储细节

  • NVMe(非易失性内存 express):专为 SSD 设计的协议,比传统 SATA 协议速度更快(如 PCIe 4.0 NVMe SSD)。
  • 缓存(Cache):CPU 内部的高速存储,分为 L1、L2、L3 缓存,提升数据读取速度。
  • U.2/M.2 接口:SSD 的接口类型,M.2 更紧凑,常用于笔记本电脑

十一、网络协议与技术

1. 底层协议

  • TCP/IP(传输控制协议 / 互联网协议):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栈,TCP 负责可靠数据传输,IP 负责寻址。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的轻量级协议,适用于实时通信(如视频会议、游戏),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 ARP(地址解析协议):将 IP 地址转换为 MAC 地址(物理地址)的协议。

2. 新兴网络技术

  • 5G/6G:第五代 /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5G 提供高速率、低延迟,6G 聚焦全域互联(如卫星通信)。
  • SDN(软件定义网络):通过软件集中控制网络流量,灵活配置路由(如 OpenFlow 协议)。
  • NFT(网络功能虚拟化:将传统网络硬件功能虚拟化,降低硬件成本(如虚拟路由器、虚拟防火墙)。

十二、编程语言与开发进阶

1. 编程范式与概念

  • 函数式编程:以数学函数为核心,强调无副作用和不可变数据(如 Haskell、Lisp)。
  • 泛型编程:通过参数化类型实现代码复用(如 C++ 模板、Java 泛型)。
  • 反射(Reflection):程序在运行时获取自身结构信息的能力(如 Java 反射机制)。

2. 开发工具与流程

  • 容器化(Container):通过 Docker 等工具将软件及其依赖打包为容器,实现跨环境部署。
  • Kubernetes(K8s:管理容器化应用的开源平台,支持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
  • CI/CD(持续集成 / 持续部署):开发流程中自动构建、测试、部署代码的流程(如 Jenkins、GitLab CI)。

十三、数据与 AI 技术

1. 大数据概念

  • ETL(提取 - 转换 - 加载):从数据源提取数据,转换格式后加载到数据仓库(如 Hadoop 生态中的 Sqoop)。
  • 数据湖 / 数据仓库
    • 数据湖:存储原始数据的集中式存储库(如 AWS S3);
    • 数据仓库:结构化的数据分析平台(如 Snowflake、Redshift)。
  • 实时计算:处理流数据的技术(如 Apache Flink、Kafka Streams)。

2. AI 模型与框架

  • Transformer 架构: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架构,是 GPT、BERT 等模型的基础。
  • 预训练模型:通过大规模数据预训练的 AI 模型,可针对特定任务微调(如 GPT-4、CLIP)。
  • AI 框架:TensorFlow、PyTorch、MindSpore,用于构建和训练 AI 模型。

十四、安全与隐私深入

1. 攻击类型

  •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通过大量请求占用服务器资源,使其无法响应正常访问。
  • XSS(跨站脚本攻击):在网页中注入恶意脚本,窃取用户数据(如 Cookie)。
  • SQL 注入:通过恶意 SQL 语句攻击数据库,获取或篡改数据。

2. 安全技术

  • 零信任架构:默认不信任任何用户或设备,需持续验证身份(如 “永不信任,始终验证” 原则)。
  • DLP(数据泄露防护):监控和防止敏感数据泄露的系统(如加密邮件、禁止 U 盘拷贝)。
  • 联邦学习: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多个机构协同训练 AI 模型,保护数据隐私。

十五、新兴技术与概念

1. 前沿领域

  • 元宇宙(Metaverse):虚拟与现实融合的 3D 虚拟空间,涉及 VR/AR、区块链等技术。
  • 数字孪生:对物理对象或系统的虚拟映射,用于模拟、预测(如工业设备数字孪生)。
  •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下沉到网络边缘(如智能设备、边缘服务器),降低延迟(对比云计算)。

2. 硬件新兴技术

  •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比特(Qubit)进行计算,理论上可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如 Shor 算法分解大数)。
  • 存算一体:将存储和计算单元集成,减少数据搬运功耗,提升 AI 芯片效率(如 MRAM 存算一体芯片)。

十六、行业缩写与特定术语

  • M.2 SSD:见 “硬件进阶术语”。
  • eMMC/UFS:嵌入式存储标准,用于手机等设备(UFS 速度高于 eMMC)。
  • TPM(可信平台模块):硬件安全芯片,用于存储加密密钥,保护系统安全(如 Windows 11 要求 TPM 2.0)。
  • VPU(视觉处理单元):专门处理计算机视觉任务的芯片(如 Intel 的 Movidius VPU)。
  • HPC(高性能计算):通过集群计算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如天气预报、基因测序)。

十七、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

  • 单元测试 / 集成测试 / 系统测试
    • 单元测试:测试代码最小单元(如函数);
    • 集成测试:测试模块间的交互;
    • 系统测试:测试整个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 自动化测试:使用工具(如 Selenium、Jira)自动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效率。
  • Bug/Issue:软件缺陷的不同表述,Issue 更偏向项目管理中的任务跟踪(如 GitHub Issues)。
阅读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