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疫苗接种时间与注意事项对照表/婴幼儿疫苗接种时间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一览

婴幼儿疫苗接种时间与注意事项对照表/婴幼儿疫苗接种时间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一览

奥德彪学习网为家长提供全面、清晰的 ​0~6岁婴幼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表,包含每剂疫苗的接种年龄、预防疾病及注意事项,并附上常见自费疫苗推荐与接种前后须知。帮助您科学安排宝宝疫苗接种计划,保障宝宝健康成长,顺利入园入学。

 

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时间表(0-6岁)

接种年龄 疫苗名称 预防疾病 备注
出生时(0月龄) 乙肝疫苗 第1剂
卡介苗
乙型肝炎
结核病(预防严重类型:结核性脑膜炎等)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一般在出生医院接种
1月龄 乙肝疫苗 第2剂 乙型肝炎
2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IPV) 第1剂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3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IPV) 第2剂
百白破疫苗 第1剂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 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第1剂
百白破疫苗 第2剂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bOPV为口服滴剂
5月龄 百白破疫苗 第3剂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乙肝疫苗 第3剂
A群流脑多糖疫苗 第1剂
乙型肝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
8月龄 麻腮风疫苗 第1剂
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1剂
麻疹、腮腺炎、风疹
流行性乙型脑炎
9月龄 A群流脑多糖疫苗 第2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 与第1剂间隔≥3个月
18月龄 百白破疫苗 第4剂
麻腮风疫苗 第2剂
甲肝减毒活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腮腺炎、风疹
甲型肝炎
部分地区甲肝为灭活疫苗,接种2剂
2岁 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2剂 流行性乙型脑炎
3岁 A+C群流脑多糖疫苗 第1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
4岁 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第2剂 脊髓灰质炎 口服
6岁 白破疫苗
A+C群流脑多糖疫苗 第2剂
白喉、破伤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
白破为加强针

说明:​

  • 脊灰疫苗​:前两剂为灭活(IPV,注射),后两剂为减毒活疫苗(bOPV,口服),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同时兼顾安全。
  • 流脑疫苗​:A群为单苗,A+C群为联合疫苗,均属多糖疫苗;部分地区可能使用结合疫苗(如ACYW135等,非免费)。
  • 乙肝疫苗​:针对乙肝病毒,全程三剂(0-1-6月)。
  • 麻腮风疫苗​:替代原来的麻疹、腮腺炎、风疹单独疫苗,为三联疫苗。
  • 乙脑与甲肝疫苗​:多为减毒活疫苗,也有地区使用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不同)。

二、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自费,推荐接种)

疫苗名称 建议接种时间 预防疾病 备注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2、4、6月龄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 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 推荐
五联疫苗(百白破+脊灰+Hib)​ 2、3、4月龄或3、4、5月龄,18月龄加强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灰、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减少接种次数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2、3、4月龄基础,18月龄加强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 推荐
轮状病毒疫苗 2月龄~3岁,每年口服1剂(国产2月龄起,进口常为6周龄起)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严重腹泻) 口服,注意年龄限制
水痘疫苗 12月龄~15月龄第1剂,4岁左右第2剂 水痘 推荐
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6月龄以上) 流感 6月龄~3岁接种儿童剂型;建议每年9-10月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EV71型)​ 6月龄~5岁,建议6月龄起接种2剂,间隔1个月 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多见) 推荐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2岁以上体弱/高危儿童 肺炎球菌感染(覆盖更广,但免疫持久性不如13价) 一般2岁以上接种

提示:​

  • 自费疫苗根据宝宝体质、家庭条件、地区流行情况等自愿选择,但很多对预防严重疾病非常有帮助,如肺炎、轮状病毒、手足口等。
  • 接种前可向接种医生咨询适合宝宝的自费疫苗组合。

三、疫苗接种通用注意事项

✅ 接种前注意事项:

  1. 健康状态评估​:
    • 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感冒、腹泻、严重湿疹等情况。
    • 如有服药、生病,建议推迟接种,痊愈后再咨询医生安排。
  2. 过敏史告知​:
    • 告知医生宝宝是否有 ​鸡蛋、疫苗成分、药物等过敏史,尤其是麻腮风、流感等疫苗。
  3. 接种记录​:
    • 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小绿本),记录每次接种疫苗名称、时间、批号等。
  4. 穿着建议​:
    • 穿宽松衣物,便于暴露接种部位(多为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

⚠️ 接种后注意事项:

  1. 留观30分钟​:
    •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观察 ​至少30分钟,防止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如严重皮疹、呼吸困难等)。
  2. 局部反应​:
    •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 ​红肿、硬结、疼痛,属正常现象,一般1~3天消退。
    • 可用干净毛巾热敷(避免接种卡介苗的部位热敷)。
  3. 全身反应​:
    • 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低热(37.5~38.5℃)、哭闹、食欲下降、乏力等,通常1~2天自行缓解。
    • 如发热超过38.5℃,或持续哭闹、皮疹、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避免剧烈活动​:
    • 接种当天避免洗澡(尤其是接种部位)、剧烈运动。
  5. 特殊疫苗注意​:
    • 卡介苗​:接种后约2~4周局部可能出现红肿、小脓疱,之后结痂形成“卡疤”,属正常过程,不要挤压或包扎。
    • 口服脊灰疫苗(滴剂)​​:前后半小时内避免喂奶或进食热食,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四、疫苗接种延迟或漏种怎么办?

  • 不要慌张​:偶尔推迟几天接种一般不会影响免疫效果,但应 ​尽快补种
  • 补种原则​:尽快联系当地接种门诊,根据宝宝的年龄、已接种疫苗情况制定补种计划。
  • 国家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需查验预防接种证,未完成接种者需补种。

五、温馨提示

  • 各地接种程序可能略有不同,如 ​联合疫苗、自费疫苗安排​ 等,请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医院产科接种点​ 的通知为准。
  • 可通过 ​​“金苗宝”APP、当地疾控公众号、小豆苗APP​ 等查询疫苗接种时间、预约接种、记录接种信息。
  • 接种证是孩子重要的健康档案, ​入园、入学、出国都可能需要查验,请妥善保管。
阅读剩余